“梦桃精神” 薪火相传-九游会网址最新
“梦桃精神”60年纪 ——让“梦桃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扫码看视频
“梦桃精神”60年纪——让“梦桃精神”焕发时代光彩
编者按
翻开新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历史长卷,赵梦桃及赵梦桃小组的名字熠熠生辉,折射着陕西纺织行业不断发展的时代印记。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西北国棉一厂,经过不懈努力她很快成了厂里的业务骨干。1956年和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她是中共八大代表,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在她的影响下,“人人争当先进,个个争当劳模”蔚然成风。
1963年4月27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以赵梦桃的名字命名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乙班四组为“赵梦桃小组”。赵梦桃成为赵梦桃小组第一任组长。但在6月23日,这位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细纱女工,因身患绝症过早离世,年仅28岁。
昔人已去,精神永存!“赵梦桃小组”就是昔日英雄战斗的班组,60年来,是她们传承和弘扬着梦桃的精神和事业。“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成了这面红旗永远挺立的精神标杆,激励着梦桃小组的组员们一代一代成为新时期最美奋斗者。
28年的人生 60年的传承
一手将线穿过气圈环,一手将纱管插在锭子上,再飞快地把线绕过导纱钩,掐头、挂钩……在咸阳,曾经激励了几代人的“梦桃精神”依然传承不辍,60年前赵梦桃娴熟的劳动姿态依然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我一定要战胜疾病,争取早日回到车间,我要和全体同志一起,贡献最大的力量……”这段赵梦桃病危时的录音,至今还时常在赵梦桃纪念馆里回荡。
1935年11月25日赵梦桃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贫苦市民家庭。10岁那年父亲病故后生活无着,她随母亲来到陕西宝鸡蔡家坡,投奔在西北机器厂当学徒的二哥。1951年11月26日,正在咸阳筹建的西北国棉一厂在蔡家坡招考培训工,16岁的赵梦桃自愿报名,经过考试成为其中的一名学徒工。
1952年5月17日,西北国棉一厂正式开工投产,赵梦桃成为该厂的一名纺织工人。
从进车间的第一天起,她就把整个人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坚持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像开足了发条的钟表,一分一秒也不停歇,不管人前人后、活松活紧、掐分扣秒、不停点地干。“我要用主人的身份好好干、下苦干、老实干。”赵梦桃曾说。
为了提高技术,无论开会、参观还是休息,她的课本总不离身,两只手从不闲着,只要有时间就学习文化知识,苦练操作技术,别人下班了她不走,在对班的车上练操作;别人一个巡回需要3到5分钟,她只用2分50秒;别人在车头车尾说话,她上厕所都是小跑。她工作雷厉风行,行动快,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从看台200锭扩大到看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她在开会归来的火车上用穿糖葫芦的竹棍反复练习双手咬皮辊花动作,回厂后迅速把学到的先进技术传给了车间的姐妹,大幅提高了细纱清洁的工作效率。她摸索创新出了一套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使断头减少三分之二,粗细节坏纱比过去减少70%,对提高棉纱条干均匀度和棉布质量起到了决定作用,在陕西纺织工业全面推广。
1963年4月27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将赵梦桃工作的细纱车间乙班四组命名为“赵梦桃小组”。不幸的是,6月23日,这位把青春奉献给千丝万缕、纺织事业的细纱女工因病去世,年仅28岁。
从赵梦桃走进纺织车间到去世,只有短短的11年,可她却42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红旗手,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年年均衡生产的好成绩。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梦桃精神” 宝贵精神财富
在赵梦桃及赵梦桃小组作风、事迹感召带动下,西北国棉一厂各项工作取得不断进步,在全国纺织系统产生很大影响。
1965年,时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的荣毅仁带队到西北国棉一厂蹲点调研,连续工作4个月,查阅大量资料,找了大量的工人了解情况,结合西北国棉一厂管理企业的好经验,对赵梦桃及赵梦桃小组所表现出来的宝贵特质进行系统挖掘、总结和提炼升华,总结出了“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发扬梦桃风格”的厂风,把向赵梦桃和赵梦桃小组学习融入了企业正常的管理中。
1987年4月,时任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特别为赵梦桃小组亲笔题词“梦桃精神,代代相传”,首次提出了“梦桃精神”的概念。随后,“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梦桃精神”迅速在全国纺织系统及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伴随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 2012年,咸阳市政府整合西北国棉一厂、二厂、咸阳华润纺织、陕西华润印染、陕西八方纺织等五户老纺织国企组建咸阳纺织集团。虽然企业历经转制重组,但“梦桃精神”已深植于西北国棉一厂、咸阳纺织集团的文化之中,成为企业发展之魂!
企业党委坚持以“梦桃精神”推进赵梦桃小组建设,吴桂贤、王西京、翟福兰、王广玲、张亚莉、韩玉梅、刘育玲、徐保凤、周慧芝、刘小萍、王晓荣、何菲、王丹等历任组长作为梦桃传人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和挖掘生产潜力作为奋斗的方向,把“梦桃精神”浸润在细节中。
“‘梦桃精神’不仅仅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也不仅局限于纺织行业,在经过60年的传承和发展,‘梦桃精神’已经注入了整个工业战线职工们的精神血脉,成了整个工业战线职工们的精神财富,和我们新时期、新时代、新征程中所倡导的工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就是我们产业工人对工作的热爱、对业务的自信、对责任的担当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时任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纺部车间赵梦桃小组第13任生产组长何菲说。
2019年新中国70华诞前夕,赵梦桃同志被中宣部等9部门联合评选为“最美奋斗者”,被陕西省委宣传部等评为“最美劳动者”。倍感振奋的赵梦桃小组全体组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小组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的工作成绩,表达不忘初心、将“梦桃精神代代相传”的决心。
同年12月12日,陕西经济联合会、陕西省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咸阳纺织集团联合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传承弘扬“梦桃精神”座谈会。
赵梦桃作为时代楷模,影响了陕西省乃至全国几代纺织人。“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梦桃精神”薪火相传,成为陕西省纺织职工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陕西经济联合会会同陕西省财贸金融轻工工会、陕西省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相关部门为传承和弘扬好“梦桃精神”,举办了纪念赵梦桃小组命名55周年暨 “赵梦桃小组式先进班组”“梦桃式最美职工”推介大会,争创“赵梦桃小组式先进班组”“梦桃式最美奋斗者”学习推介工作交流会等。在“梦桃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陕西省纺织行业涌现一大批时代楷模和风云人物,全国劳模、省部级劳模层出不穷,多位纺织一线工人连续几届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和人大代表。
为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赵梦桃小组”的亲切勉励,在“赵梦桃小组”命名60周年来临之际,结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要求,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梦桃精神”,陕西经济联合会委托西安工程大学“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全国纺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开展相关研究,深度挖掘其在产业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价值,推进陕西省产业职工队伍建设,激发产业职工创新创造、追赶超越的热情和力量,为陕西省产业发展注入精神动力,提供智力支撑。
“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
头顶小白帽、身着白围腰,穿梭于轰鸣的机器中,快速完成接头、换粗纱、落纱等一系列工作;每上完一个班次,行走步数都达3万步……今年30岁的王丹已是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纺部车间赵梦桃小组第14任生产组长。
4月上旬,记者来到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纺部车间。进入车间后,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台台巨大的机器,发出“隆隆”的轰鸣声,让人觉得整个地面都在随之震动。但纺织工人们的双手有条不紊地上下翻飞着,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
“梦桃精神不仅仅是‘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更体现了老一辈纺织工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不计回报和忘我的劳动态度。接过接力棒,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继续带领更多姐妹在内心深处埋下学梦桃、做梦桃、争做新时代最美奋斗者的种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王丹说。她虽然是“90后”,但已经有13年一线工作经验,多次在技能比武中拿到第一名,还带出了100多名徒弟。
2010年10月参加工作以来,王丹对待工作积极认真,兢兢业业,利用业余时间,勤奋钻研技术,在她的努力下仅用了3个月,技术就达到了优级操作水平,进厂半年就取得了新工比武第一名,成为细纱工序最年轻的种子队员,技术上的提高,王丹被分到了赵梦桃小组,她对自己就更加要求严格,要在质量上做好做足“认真”二字。
踏进车间的大门,飞速运转的机器发出高分贝嘈杂声瞬间挤进耳朵。紧接着高温、高湿的空气很快会把皮肤蒸出汗水,不到10分钟,便大汗淋漓,汗水浸透了衣服。对于纺织女工来讲,天天都像在蒸桑拿。“纺织厂的细纱车间需要在恒温恒湿的情况下生产,因为只有这种条件下才能够保证纺纱的质量和正常生产。”王丹一边扯着嗓门对记者说,一边接上断头。
目前,赵梦桃小组18名女工负责看管40台国内领先的纺织设备,生产精梳紧密纺、涤棉混纺等高支类纱线。理顺这40台机器并非一朝一夕,王丹在刚接手车间的时候,发现新品种锦纶双丝纱头不好接,断头多造成丝的浪费,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反复研究琢磨后,她总结出“一合两剪一分”的接头方法,大大提高了上头率。王丹在工作上勇于创新,带领全体组员共同摸索出新型细纱机上推行值车、落纱、换纱“三位一体”的创新工作法,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近180万元/年。
“我们小组坚持老帮新、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创新、互助互学,共同进步,坚持‘五必访’‘六必谈’‘七知道’,在继承和弘扬梦桃精神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争取让小组的每一位姐妹做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给工人。”王丹说。
60年来,“赵梦桃小组”先后有13人接过赵梦桃的“接力棒”,实干创新、做到最好的精神底色从来就没有变。
用“梦桃精神”谱写新篇章
2020年11月12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为“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全国纺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授牌。西安工程大学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依托“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全国纺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结合行业特色与优势,系统研究“梦桃精神”的逻辑生成、主要内涵、时代价值和宣传教育机理。
新时代下“如何理解弘扬传承‘梦桃精神’” ?
“‘梦桃精神’既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更是产业职工应该崇尚的价值力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梦桃精神’,对于架好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桥梁,培育新时代陕西省产业职工队伍建设,实现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郭松说。
对于如何弘扬“梦桃精神”,推动陕西省产业职工队伍建设路径,西安工程大学“梦桃精神 代代相传”全国纺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要系统宣传,营造“学习梦桃,争做最美奋斗者”的社会风尚;要树立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带动职工。以赵梦桃为榜样,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发挥产业各系统梦桃式劳模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的示范作用;要搭建平台,为陕西省产业职工技能提升和“梦桃精神”锤炼提供舞台;要创建班组,发挥“梦桃精神”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梦桃精神”的核心是“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不让一个伙伴掉队。”60年以来,“梦桃精神”与祖国风雨同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梦桃精神”一方面延续了过去年代的精髓要义,另一方面又展露出新的时代内涵。
在陕西产业职工中多维度传承弘扬“梦桃精神”,可以更好地推动陕西省产业职工队伍建设,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在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导向、引领和示范作用,实现陕西省高质量发展。
陕西经济联合会
记者手记:
赵梦桃,一个纺织姑娘的名字。她是新中国50年代纺织行业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28岁因病逝世。梦桃小组,一个普通纺织姐妹们一起工作生活的小集体的名字。她起根发芽于渭水之滨,扎根于秦都咸阳,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开出了灿烂的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见到接过接力棒的新一代年轻的梦桃小组的组员,她们大部分是90后。纺织行业常年湿热,在采访中她们一直保持着高涨的工作态度。
赵梦桃小组的组员们在厂是个好工人,在家是个好儿女、好邻居。特别是在组员们工作繁忙,疏忽了对家庭的照顾时,他们的家属们便自觉承担家庭任务,全力支持赵梦桃小组的工作,维系家庭的和谐稳定。在个人品德上,“梦桃精神”树立了克己为人、无私为他的崇高人格,这种崇高人格与利己主义思想截然相反,表现为对待他人和社会都尽其所能而不是自私自利。
60年后,漫步在赵梦桃公园,参观赵梦桃纪念馆,走进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听着世界一流纺织机器发出的轰鸣声,看着新一代“赵梦桃小组”的工人在纺织机器间穿梭,依然能感受到一种磅礴的力量在不断涌动。